聚焦智能建造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时间: 2023-01-02

信息来源: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12月29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十五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场景”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同时举办。会议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聚焦职业院校智能建造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推进新版专业目录土木建筑大类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助力智能建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引领新时代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主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克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喜军,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副主任、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智能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李珂,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秘书长、北京智能装配式建筑研究院院长管晗波,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副秘书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数字高校BU总经理钱锋,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中心副主任、武汉数字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肖伟峰,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副主任张值胜,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昌辉,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花景新及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庆堂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冯海明主持。

鲁昕会长作题为《落实二十大精神,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旨报告。报告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从二十大人才和产业部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数字职业和数字专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推进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和路径举措。鲁昕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位、新定位、新价值、新使命。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的战略意义,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贯彻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及人才培养需求,推动智能建造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提高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为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作出职教新贡献。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智能建造专委会产教融合工作汇报环节,李珂、管晗波、张值胜分别围绕“智能建造产教融合探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建设思考”、“建设数字化精品教材,助力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介绍了以智能建造专委会为平台,联合建筑业龙头央企,以区域建筑产业链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双高院校、应用型高校,通过“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具备教育属性、产业属性、职业属性、技术属性完整形态的新型高端职业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引导院校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助力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写及专利申请,赋能院校教师能力提升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描述已自动生成

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智能建造系列丛书编制启动仪式和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合作共建仪式。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昌辉现场签订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合作共建协议并作为院校代表进行了发言。王昌辉院长在发言中表示,贵州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优质高职立项建设学校,拥有国家级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打造我院“山地建楼宇、智慧筑黔城”的专业品牌,我们将紧扣《规划》政策,把握智能建造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助力学院土建大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智能建造专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描述已自动生成

12月30日在“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场景”环节,有来自全国22所院校的24名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我院王芷淳老师围绕“智能施工场景”,聚焦智能建造领域相关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能装备、建筑产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建筑等,详细介绍我院全国首家的大国重器-中建万吨压力机数字孪生系统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按照专业筑梦、专业奠基、专业铸魂、专业拓展的四个专业发展深度介绍场景内容,展示了我院推进土建大类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探索。